目前分類:生活記趣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這是一篇限定共同作者觀看的文章。
    若您是共同作者,登入後即可閱讀。
美國研究發現,在兒童學習字母之初,以手寫練習不但學習速度較快,記憶與聯想的能力也都比鍵盤打字更佳。(photo by erink_photography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研究發現,在兒童學習字母之初,以手寫練習不但學習速度較快,記憶與聯想的能力也都比鍵盤打字更佳。(photo by erink_photography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時代智慧化,鍵盤幾乎取代了筆的地位,甚至未來連鍵盤都不需要,但要宣判手寫式微,似是為時過早。《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神經科學家及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兒童學習字母之初,以手寫練習不但學習速度較快,記憶與聯想的能力也都比鍵盤打字更佳。

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家卡琳讓未學習過讀寫的兒童,觀看寫有字母或是繪有圖形的字卡,並請他們以3種方式重現所看到的圖像,分別是在點陣圖上勾勒出圖像、在白紙上繪畫、和使用電腦打字,再掃描其大腦圖像。

研究發現,使用何種方式來重現字母或圖形有巨大差異。在白紙上繪畫或試圖書寫的兒童,其腦內與讀寫相關的3個區塊(梭狀回、額下葉、後頂葉皮層),與成人在閱讀或書寫時出現相同活動反應;將點連線或打字的兒童,在上述區塊的活動則較不明顯。

卡琳認為,這與大腦整理雜亂狀況的能力有關,在自由書寫的狀況下,不僅要事先想像並決定要描繪出的形象,在執行上還必須呈現高度相似,比起依輪廓連線或敲鍵盤要困難許多。以字母a為例,兒童在書寫過程中必須將每個歪七扭八的a解讀為同一個字母,比起單純觀看,學習效果更佳。

在另一項實驗中,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柏寧格讓小學2年級至5年級的學童,進行印刷體、草體書寫和鍵盤打字,發現3種模式的腦神經反應都不同,手寫的學童不僅生產文字的速度較打字為快,也更容易表達思想;透過腦成像,研究發現手寫表現較佳的學童,在激盪想法時的腦神經活動反應亦較佳。

研究還發現,草寫體和印刷體分別由不同的部位掌控,而在檢視書寫障礙患者腦成像後,科學家發現其負責掌管書寫體的區塊受損,掌管草寫體的區塊卻毫髮無傷;閱讀障礙患者中卻有人能讀懂其中一種,顯示2種書寫體存在不同的認知模式。柏寧格推論,研究草寫體訓練認知的模式,可能有助於開發書寫障礙的新療法。

不過也並非沒有反論,耶魯心理學家布魯姆即認為,人們在書寫時思考時會更專注在重點上,有可能有助於增加思考速度,而非書寫本身即優於打字。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0604-xifP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趕走腦中無限循環的聲音或想法,試試認真咀嚼口香糖吧!〈Photo by Alyssa Evenson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想趕走腦中無限循環的聲音或想法,試試認真咀嚼口香糖吧!〈Photo by Alyssa Evenson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揮之不去、在腦中無限循環的音樂片段困擾你的生活嗎?英國雷丁大學心理學和臨床語言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聽到琅琅上口的歌曲後,嚼口香糖會幫助他們較少想起歌曲。研究結果甚至顯示,嚼口香糖也可以避免大腦其他惱人且反覆的思想。

以往的研究已經發現,咀嚼動作本身會干擾短期記憶。此研究是首例指出咀嚼口香糖可以減少耳蟲現象。結果也顯示,咀嚼口香糖可能有助於減少其他有害或侵入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你「聽」到的東西。

首席研究員菲爾‧比曼博士說。「腦海裡反覆播放的音樂片段的現象〈英文稱之為Earworm,耳蟲現象〉可以追溯到至少19世紀,美國作家愛倫‧坡和馬克‧吐溫均在知名作品中提及這種經驗。我們大多數人遇到這狀況的時間很短,或許只是幾分鐘,但有些人會經歷這些現象兩三天,非常沮喪又惱人。我們想探索咀嚼口香糖這麼一個簡單的日常行為,是否對於阻止腦海裡反覆播放的音樂片段的現象有所幫助。」

研究共邀請了98名志願者參加。在播放完一些朗朗上口的歌曲之後,要求受試者在未來三分鐘儘量不去想他們剛剛聽到的音樂,但每想起一次就用手指敲打一個按鍵。三分鐘過後,再任意思考三分鐘,此三分鐘內若再度想起歌曲,便敲打按鍵紀錄。受試人員皆參與實驗兩遍,一遍在聽到歌曲後咀嚼口香糖,一遍則無。研究顯示,嚼口香糖會幫助他們較少想起歌曲。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426-yynn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產品分成男用女用沒注意到生理差異,只用性別刻板印象區別設計,甚至以為塗上粉紅色就專屬女性。(photo by SparkFun Electronics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許多產品分成男用女用沒注意到生理差異,只用性別刻板印象區別設計,甚至以為塗上粉紅色就專屬女性。(photo by SparkFun Electronics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產品分成男用女用,豈只是外型設計不同?知名部落客凱特凡黛倫在推特上揭露「女用耳塞」的秘密,有研究指出「女性耳道平均比男性短2毫米」,但販售女用耳塞的公司卻沒有因此減短2毫米,只是在外型上改變設計,令人質疑「女用產品」真的更適用於女性?或許只是塗上粉紅色呼攏女性。

黛倫找到的研究發現,女性耳道平均比男性短2毫米。不過這沒甚麼好大驚小怪,因為一般男性體型比女性大,所以耳道等比例變長也不無道理。但她認為女用耳塞之所以寫「為女人設計」,未考量到耳道比較短的狀況。

黛倫質疑產品是否真的能夠配合男女生理差異。她發現,美國幾家公司販售的粉紅色耳塞,都是從工廠大量生產的便宜貨,品質控制未達到2毫米差異。如果男人誤戴女用耳塞會不舒適嗎?她表示,包裝上唯一的警語是遠離幼兒,而不是遠離男性。

寫著「專為女人設計」的商品難道都是呼攏女性?黛倫認為,耳塞的目的是隔絕枕邊人雷響般的鼾聲,但廣告卻說「想睡得美麗優雅?戴上女用耳塞吧!」包裝上甚至寫著「小巧可愛的粉紅耳塞」,難道耳塞是戴給伴侶看的嗎?戴耳塞的女性還在困惑粉紅色耳塞到底夠不夠小巧可愛、吸引伴侶時,還是免不了聽見伴侶的鼾聲大作。

不過,不是所有寫著「女人,妳一定需要這個」的粉紅產品都讓女性買帳。一個由女工程師舉辦的技術會議上,討論到「如何設計女用剃刀」,通常女性剃除的毛髮面積是男性的18倍,所以女用剃刀較大支,但女性工程師所考慮到的面向不只「把剃刀塗上粉紅色」或「因為面積大所以設計大支一點」的男性直覺觀點,而是順應每個部位的毛髮生長方式設計各種剃刀。

不只是耳塞和剃刀,還有更多產品之所以分別男女,不是因為需求、功能不同,而是因為性別刻板印象的迷思分流設計,還用顏色呼攏妳。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1101-dTt1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團隊設計了一款遊戲,可訓練人們將高熱量食物與「拒絕」的概念連繫起來,影響現實中的選擇。(photo by Lucélia Ribeiro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英國團隊設計了一款遊戲,可訓練人們將高熱量食物與「拒絕」的概念連繫起來,影響現實中的選擇。(photo by Lucélia Ribeiro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玩線上遊戲不只改變飲食偏好,也助人減肥?英國研究團隊研發一款線上遊戲,規定玩家要避免點選按洋芋片、鬆餅或巧克力等高熱量甜點的圖片,而須對其他圖片如水果等做出反應。研究發現,那些原本有吃甜點習慣的玩家,一週後體重平均減少了0.7公斤,平均一天減少攝取了220大卡的熱量。專家表示,這些玩家對甜點的慾望都有顯著減少。

根據英國艾希特大學發表於《食慾》期刊的研究,研究員設計了一款簡易線上遊戲,訓練人們拒絕不健康的食物。遊戲中的圖案會隨機出現,如打地鼠一樣,當水果、時鐘、衣服等圖案出現後應立即點選,然而若是餅乾、洋芋片、披薩、鬆餅、蛋糕或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的圖片出現,則應避免選按,一場遊戲約10分鐘,受試者在一週內應至少完成4場遊戲。

「這款遊戲可訓練人們將高熱量食物與『拒絕』的概念連繫起來,影響現實中的選擇。」艾希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娜塔莉亞‧勞倫斯指出,研究共追蹤了41位成年人的飲食習慣,調查他們在玩遊戲前後食用甜點的頻率。發現與對照組相比,他們平均減少了0.7公斤,並減少攝取了220大卡的熱量,「調查也顯示,他們不像以前這麼喜愛吃甜點。」

「熱量攝取過多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勞倫斯表示,「我們發現,認知上的訓練可以讓人們更能控制食物的攝取習慣。」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男性每2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女性每3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每4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629-E10n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發現,當狗狗愈到難題時,多會回頭看著主人,尋求鼓勵與幫忙,然而狼會專注在解決問題本身。(photo by Tambako The Jaguar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研究發現,當狗狗愈到難題時,多會回頭看著主人,尋求鼓勵與幫忙,然而狼會專注在解決問題本身。(photo by Tambako The Jaguar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狼和狗雖然都是犬科動物,但獨立的狼習慣自己解決問題,不輕易向他人求助!美國研究發現,當狗狗愈到難題時,多會回頭看著主人,尋求鼓勵與幫忙,然而狼會專注在解決問題本身,且會堅持不懈,認為「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專家表示,「有些人認為狗會聽從人類指示,因此比狼聰明,但這其實是牠們有不同的生存策略所致。」

【狼獨立不求人】
根據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發表在《生物學通訊》期刊的研究,研究員設計了一個內部放置香腸、須拉扯繩線才能打開的盒子,並分別讓10隻狼、10隻住在收容所的狗與10隻寵物狗嘗試打開,「收容所的狗與人類的連結沒有寵物狗那麼緊密,卻也不像狼一樣疏離,可做為對照組。」奧瑞岡州立大學動物行為學家烏德爾表示。

結果顯示,沒有人類在一旁的情況下,2分鐘內有8匹狼在不斷努力後,成功的打開盒子,吃到美味的香腸,但卻只有1隻收容所的狗成功,寵物狗則全數失敗。當有人類在一旁時,同樣有8匹狼在2分鐘內解決問題,只有1隻寵物狗成功,收容所的狗則全數失敗。「有人在一旁時,狗花了太多時間在回頭看著人類。」烏德爾說。

研究員接著重新給失敗的9隻收容所狗和9隻寵物狗一次機會,並讓人類在一旁鼓勵牠們,其中4隻收容所的狗花費許多時間後終於吃到香腸,而僅有1隻寵物狗成功。

【狗想要人幫忙】
「狼與狗會以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烏德爾解釋,狼傾向自己解決問題,而狗通常不會太努力嘗試,「狗不是不會解決,但牠們需要同伴來激勵牠們努力。」她指出,這樣的差異也許和人類馴養狗的方式有關,因為人類常禁止狗的行為,久而久之狗也習慣聽從人類的指示了,「只要回頭含情脈脈地看著人類,就能得到幫助。」

烏德爾也推測,在有人類鼓勵的情況下,寵物狗之所以比收容所的狗更無法解決問題,是因為「牠們比較想要主人幫忙打開」。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917-FAMl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營養室膳食供應組組長林郁茹示範了食品保存方法,「先在保溫箱最底層舖上冰塊,再放上肉盒,最上層放入蔬菜水果盒即可。」(photo by 許瑋哲/台灣醒報)
營養室膳食供應組組長林郁茹示範了食品保存方法,「先在保溫箱最底層舖上冰塊,再放上肉盒,最上層放入蔬菜水果盒即可。」(photo by 許瑋哲/台灣醒報)

「先在保溫箱最底層舖上冰塊,再放上肉盒,最上層放入蔬菜水果盒。」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室膳食供應組組長林郁茹提供了中秋食品保鮮妙招。她也表示,「食品保存需低於7度C以下,烤肉食材才不易孳生細菌。」胃腸醫師陳鴻瑋也表示,「中秋前後,胃腸肝膽病患增了二至三成,其中急性腸胃炎患者占多數。」

中秋節本是享受柚子、烤肉及月餅的時機,但卻容易造成民眾短時間內大量的食用,據統計,每逢中秋節前後,醫院的胃腸肝膽病患明顯增加。為了因應本週末為中秋連續假期,22日台北醫學大學舉行「甩迷思,記要訣健康過中秋」記者會,現場營養室膳食供應組組長林郁茹也示範了食品保存方法。

「先在大型的保溫箱底層放一層冰塊,再將容易孳生細菌的肉盒擺放在冰塊上方,最上層再放上蔬果盒。」林郁茹則強調,「細菌在7度C到65度C之間最容易孳生細菌,所以最好保存在7度C以下,不同食材的砧板也需不同,才不會交叉感染,當然最重要還是要將食物烤熟。」

「這一盤的花枝還有點半透明,沒有完全熟,而另一盤的花枝呈現白色的,這才是熟的。」現場林郁茹拿起了兩盤食材呼籲,夜間烤肉燈光昏暗,容易誤判食品的熟度。胃腸肝膽科主治醫生陳鴻瑋也強調,「肉類、海鮮務必烤熟,不熟會造成病菌或寄生蟲感染,也是造成腹瀉或急性腸胃炎的主要原因。」

陳鴻瑋表示,「急性腸胃炎症狀包含腹脹、腹痛、嘔吐等,甚至有的病患一天跑好幾次廁所。」他也強調,「月餅屬於高熱量的食物,柚子雖然是高營養的水果,但是一般人一餐吃個兩片即可,小心柚子也會與某些藥物產生作用,如與抗心律不整的藥交互作用,反而提高血液中藥物的濃度,使毒性增加,民眾應多加小心。」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922-b1wp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連鎖超級市場開始賣蘆筍水,營養師說雖無營養價值,但有口味的水可能會讓民眾願意攝取較多的水分。(photo by Marielle Wakim on Instagram)
圖說:連鎖超級市場開始賣蘆筍水,營養師說雖無營養價值,但有口味的水可能會讓民眾願意攝取較多的水分。(photo by Marielle Wakim on Instagram)

檸檬加水是常見的檸檬水,國外竟然流行起蔬菜加水的蘆筍水!許多民眾認為,喝蘆筍水比喝水更營養,但營養學博士布里爾說,「蘆筍的纖維質只會微量的融在水中。」營養師紐曼則說,「還是直接吃蔬果好。」而唯一的附加價值是好喝,大眾比較願意攝取足夠的水分。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Whole Foods Market是美國一家專門銷售有機食品的連鎖超級市場,飲料架上竟然出現加入3根蘆筍的瓶裝水,一瓶還要價台幣180元。美國匹茲堡大學營養顧問邦奇說,「人們喜歡把什麼東西都加進水裡,過去是花苞、葉片,現在換成蘆筍,因為光喝純水太無趣了。」

針對民眾對蘆筍水有營養價值的迷思,邦奇說,還是直接吃蘆筍才能攝取營養素,光是賣場賣的3根蘆筍水是絕對稱不上有營養價值。營養學博士布里爾則說,「蔬果中的維他命、鐵、纖維質等只會『微量』融在水中。」

布里爾補充說,如果是為了健康,直接喝柑桔、檸檬、草莓搾成的果汁是更好的選擇,因為經過榨汁,維他命才能真正融到水中。不過他個人很喜歡蘆筍水這個新產品,認為把水果或蔬菜泡水是一個很棒的點子,他也建議,可以讓民眾自己選擇喜歡的水果蔬菜放入。

營養師紐曼認為,把水果加進水裡面不會增加什麼營養,只有一個附加價值,就是讓人們多喝水。一般而言成人1天要喝8大杯500c.c.的水,其實很難做到,「但如果是喝有水果味道的水,就比較容易做到!」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811-blhk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建議應做適當日曬補充維生素D,在每日早上10點前或下午3點後,讓身體四肢於陽光下曝曬10至15分鐘。(photo by wikipedia)
醫師建議應做適當日曬補充維生素D,在每日早上10點前或下午3點後,讓身體四肢於陽光下曝曬10至15分鐘。(photo by wikipedia)

不曬太陽缺乏維生素D,全身都有罹病風險!27歲從事文書工作的李先生,假日喜歡在家打線上遊戲,偶爾運動也是選擇健身房,長期沒曬太陽導致嚴重缺乏維生素D,年紀輕輕已罹患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聯安診所心臟科醫師蔡忠文建議,每日應在日正當中時,曝曬10至15分鐘補充維生素D。營養師也建議,可多吃木耳、深海魚或奶蛋類食品。

【易罹代謝症候群】
炎炎夏日,民眾外出喜歡把自己包緊緊,假日也多在冷氣房內度過,然而聯安診所針對3,366位民眾調查發現,84%民眾缺乏維生素D,且有39%為嚴重不足,樣本多數為31歲至60歲的上班族。「缺乏維生素D者,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較正常者增加1.5倍、高血壓機率高1.7倍、飯前血糖也高1.3倍,」蔡忠文表示,「這些上班族以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維生素D可支持骨架並調節免疫。」蔡忠文指出,維生素D除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也可以防止癌症、第一型糖尿病、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失智症等疾病的發生,建議民眾定期抽血檢測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並作適當的日曬。

【日曬搭配口服】
「人體有90%的維生素D都是透過日照產生,」蔡忠文補充,若以台灣的日照量而言,應該在每日早上10點前或下午3點後,讓身體四肢於陽光下曝曬10至15分鐘,並讓陽光垂直灑落在皮膚上,「陰天或早上等斜射的陽光較無效,另外,也不要擦防曬乳或做任何防曬措施,否則效果將大打折扣。」

營養師徐景宜則建議,可多食用鮭魚、秋刀魚或吳郭魚等深海魚類,以及雞蛋或沖泡奶粉等奶蛋類。若茹素,可食用真菌類如濕黑木耳或香菇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她補充,「維生素D為脂溶性,可搭配蛋或油脂類一起食用,吸收效果更佳。」此外,也可適量補充維生素D營養品,建議成人每日攝取50微克。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625-LbAu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顯示,在經濟上依賴伴侶的一方,比較容易對伴侶不忠。(photo by mrhayata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研究顯示,在經濟上依賴伴侶的一方,比較容易對伴侶不忠。(photo by mrhayata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不需負擔任何家計的丈夫,最容易出軌!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在經濟上依賴伴侶的丈夫或妻子,比擔任經濟支柱的一方更容易對伴侶不忠,其中最容易出軌的是依賴妻子的丈夫,而最忠於伴侶的,則是擔任經濟支柱的妻子。專家指出,在婚姻中少有人喜歡依賴對方的感覺,尤其男性又受到社會刻板印象影響,容易感到不平衡而造成出軌。

根據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發表於《美國社會學評論》的研究,研究員調查了美國2001至2011年間,2757名18至32歲已婚人士的家中經濟及婚姻狀況。結果發現,在經濟上完全依賴丈夫的妻子,有5%會出軌,而完全依賴妻子的丈夫,則有15%會出軌。調查也顯示,擔任家中經濟支柱的一方多不會讓伴侶戴「綠帽子」。

「所有樣本中,在經濟上依賴妻子的丈夫最容易出軌,」康乃狄克大學教授克里斯汀‧蒙斯克表示,「社會上普遍認為男人應扛起家計,因此男人依賴妻子時,容易因外在壓力而感到心理不平衡。此時,對妻子不忠可能成為他們展現陽剛氣概的方法之一。」

「妻子賺得愈多,愈不容易出軌,」蒙斯克補充,完全負擔家計的妻子在樣本中最不易對丈夫不忠。「她們可能也察覺到社會期待給丈夫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因此更不會讓丈夫戴綠帽,威脅到丈夫『僅剩的』陽剛氣概。」然而研究同時指出,只要男人負擔超過70%的家計,便開始容易對妻子不忠,蒙斯克表示,「即使如此,出軌的比例仍比依賴妻子的丈夫少許多。」

「在婚姻中,沒有人喜歡過於依賴對方的感覺,」蒙斯克總結,「經濟不獨立,容易導致不穩定的婚姻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712-AG7P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指出,飲酒過量或短時間內喝下高濃度酒精,恐破壞免疫系統。(photo by Mario Antonio Pena Zapatería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研究指出,飲酒過量或短時間內喝下高濃度酒精,恐破壞免疫系統。(photo by Mario Antonio Pena Zapatería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千萬別仗著年輕「不容易醉」就動輒豪飲千杯!美國羅耀拉大學團隊發表於《酒精》期刊的研究指出,健康的年輕人若短時間內喝下大量或高濃度酒精,會破壞免疫系統,恐增加感染風險。

研究人員讓平均27歲的受試者連續喝下4至5個「shot杯」、約200毫升的烈性伏特加,在飲畢20分鐘、受試者血液中酒精濃度到達頂點時驗血,發現白血球數量增加。但在豪飲後2及5小時驗血,血液中白血球數量反而比未飲酒時更少,代表免疫系統處於較「不活躍」的狀態。

以台灣為例,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3%就構成酒駕,而豪飲常會使血液酒精濃度瞬間超過0.08%。羅耀拉大學肺部及重症醫學科助理教授馬伊德亞福夏爾指出,「喝茫」後易因意外而受傷,而酒精會加速失血,使傷口不易癒合,並提高傷口受細菌感染的風險;例如導尿管等插管患者若偷喝酒,極易因細菌感染併發敗血症或肺炎。

亞福夏爾將進一步比較燒燙傷中心患者到院時血液中酒精濃度與其預後、肺部受損、器官衰竭及死亡率間的關係,藉此釐清酒精對免疫系統的破壞程度。

 

文章來源: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105-oPEq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裝有Wi-Fi熱點功能的TieFi領帶,主要是希望讓小孩能夠增進和父親的互動。(photo by 網路截圖)
裝有Wi-Fi熱點功能的TieFi領帶,主要是希望讓小孩能夠增進和父親的互動。(photo by 網路截圖)

附有無線網路(Wi-Fi)熱點的領帶,讓3C孩童巴著父親不放。科技新聞網站《Digital Trends》報導,加拿大新創公司發明一條「TieFi」的領帶,內建Wi-Fi熱點,可讓家中依賴智慧裝置的小孩,為了使用Wi-Fi上網而一直黏在父親身邊。

這條看起來平凡無奇的TieFi,實際上是抓取家中的路由器訊號,並將微型的網路發射器裝在領帶,讓打著領帶的父親成為家中行動的Wi-Fi熱點。該公司指出,TieFi的網路訊號最多只有3公尺,因此小孩們必須近距離地靠近父親,才能順利上網。

TieFi聽起來有些可笑,但設計師表示,現在智慧裝置當道,小孩往往在家中上網,都不理會辛苦工作回到家的父親,因此TieFi可重新讓小孩們感受到父親的「重要性」。而且透過此種方式,父親也可就近和小孩多接觸,並了解他們的上網情形,不失為一種增進互動的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628-xHRe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顏色愈鮮豔的瓢蟲,毒性愈強,也愈不容易被鳥類等掠食者捕捉。(photo by wikipedia)
顏色愈鮮豔的瓢蟲,毒性愈強,也愈不容易被鳥類等掠食者捕捉。(photo by wikipedia)

英國最新研究證實,顏色愈鮮豔的瓢蟲,毒性愈強,也愈不容易被鳥類等掠食者捕捉。「瓢蟲是相當『誠實』的昆蟲,」英國艾希特大學生態保育中心研究員馬汀‧史蒂芬表示,「牠們身上的顏色直接代表了他們的防衛能力。」

瓢蟲的小小身驅,除了最具代表性的紅底黑點以外,還有黃底、橘底、棕底、黑底甚至粉紅底等不同顏色。根據英國艾希特大學和劍橋大學發表於《科學報告》期刊的研究,研究員發現被毒死的水蚤身體內,大多為顏色鮮豔的瓢蟲。

「顏色相對不起眼的落葉松瓢蟲等,毒性較小,但也花更多力氣在偽裝、融入大自然中以免被獵食,」史蒂芬指出,「顏色艷麗、引起注目的二星瓢蟲,則似乎在向掠食者警告自己具有毒性說,『不要來捉我』。」

研究者也製做許多不同顏色的瓢蟲模型,吸引野生鳥類前往捕捉。結果顯示,鳥兒能夠辨別顏色鮮豔及暗淡的瓢蟲,並傾向於捕捉暗淡、較不起眼的瓢蟲。「我們的研究首次同時證實鮮豔昆蟲的毒性較強,且掠食者也看得懂他們的警告,並盡量避免攻擊牠們。」劍橋大學研究員麗娜‧阿莉娜絲表示。

目前已知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其中450種以上棲息於北美洲,體色有黑、紅、橙、黃及褐色等色彩,身體上的圖樣也會因為種類而不同。除了最為人所知的紅色二星瓢蟲、七星瓢蟲和六條瓢蟲等,也有顏色多變的黃瓢蟲、異色瓢蟲和龜紋瓢蟲等。

 

文章來源: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607-8dzh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稱 : 八里BaLi水岸四季景觀餐廳

地址: 249新北市八里區觀海大道
電話:02 2619 5258
服務時間:11:00-23:00
Facbook粉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FrontBali.restaurant

藏不住的奢侈童話
這裡面對著大海 熱鬧而迷人
樹影 海浪聲 鮮花,搭著石雕
在您倆決定說“我願意”時
在私人別墅與海景
水上禮堂的襯托下
只想為您倆打造童話般的回憶。

八里BaLi水岸四季景觀餐廳IMAG4237IMAG4238IMAG4239IMAG4240IMAG4241IMAG4242IMAG4247IMAG4249IMAG4250IMAG4251IMAG4253IMAG4254PANO_20141011_190941  

 

文章標籤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嚼冰塊」,有助增加腦部血流量,促進大腦神經細胞運作。(photo by維基百科)
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嚼冰塊」,有助增加腦部血流量,促進大腦神經細胞運作。(photo by維基百科)

冷飲見底時,將冰塊撈起放進嘴裡嚼得「嘎吱」作響,竟有助增強大腦神經細胞反應。

多數人嚼冰塊通常只為好玩或享受冰涼感,但也有人「一嚼上癮」,過去研究顯示,有這類「食冰癖」者,多因體內缺乏鐵質所致。食冰癖被認為是「異食癖」的1種,患者行為近乎強迫症,嗜吃冰塊等不含營養的食物甚至物品,有時會伴隨心理問題發生,女性及兒童比例略高於男性。

美國賓州大學團隊發表於《醫學理論》期刊的研究發現,一般人有食冰癖比例僅4%,「缺鐵性貧血」患者則逾5成。賓州大學心理系副主任梅麗莎杭特指出,曾有多位缺鐵性貧血食冰癖者表示,嚼冰塊「有點像喝咖啡」,具有提神效果,研究團隊據此推論,嚼冰塊或有助促進神經細胞運作。

研究人員測試一般人與缺鐵性貧血患者敏捷、警覺等瞬間反應能力及專注力,在受測同時讓受試者飲用室溫水或嚼冰塊。結果意外發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在喝室溫水時,受測表現類似注意力不足患者,反應較慢、出錯率偏高,但嚼冰塊時,卻與常人無異。

杭特解釋,「冰塊從口入」時,會引發類似「潛水反射」的現象,也就是深潛時,臉部接觸冰水,心跳會立刻變慢,輸往四肢的血流量減少,轉而輸往大腦及其他重要器官。此外,冰塊使體溫瞬降,造成交感神經興奮,也會使輸往腦部的血流量增加,因而增強大腦反應。

杭特分析,嚼冰塊理論上也有助增加常人大腦血流量,但由於一般人腦部「血氧濃度充足」,不像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血紅素製造不足,導致紅血球攜氧量下降而顯得「頭昏腦鈍」,就算嚼冰塊後腦部血管血氧濃度提高,對神經細胞反應改變有限。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1116-UnvJ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ocus/c/images/images/client/2014/1411/1127/141127-5s.jpg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公布一項資料,近8成民眾不知肥胖與暴飲暴食都是引起老年失智的危險因子。耕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劉議謙表示,大多數人都知道血壓、血糖、血糖的三高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卻不知道「體重超標」,特別是「中年發福」也會增加失智風險。他引用國外研究指出,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等於或超過30)的失智風險會比正常體重者增加3倍,過重者(BMI超過25但低於30)增加2倍,胖哥胖妹的大腦狀況會比體重正常者老了16歲。

  「老來瘦」向來被視為銀髮生活的幸福指標。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往往用消夜取代晚餐、早午餐併起來吃,飲食紊亂失調,其實就已經埋下肥胖的因子。

  天氣驟冷,很多人睡前肚子咕嚕嚕叫,該不該吃消夜?似乎相當掙扎。事實上,有營養師指出,吃消夜會胖,並非「在晚上吃」、而是「攝取過多熱量」。只要分配好當天所應攝取熱量,不大吃大喝,還是可以用輕食填飽肚子,以免餓肚子睡不著。

  1. 避吃高油、重口味、高糖份的食物,ex:雞排、泡麵、蛋糕等等,這些食物多半含大量鈉、油脂及糖份,熱量破表不說,還會造成身體水腫。

  2. 自行烹調簡單、天然清爽的食物,以避免增加腸胃負擔,熱量控制在 100 大卡上下更好。例如:十穀粥、蒟蒻湯麵/涼麵、低脂熱牛奶、無糖熱豆漿、烤半片吐司塗微甜果醬、簡單的熱湯等等皆屬之。

  3. 吃消夜時,增加咀嚼次數,一來可幫助消化、減輕腸胃負擔,二來增加飽足感。

  神經內科醫師鄧世雄呼籲,預防失智發生或延緩失智惡化,不外乎要保持健康體態、戒菸,平時多規律運動、地中海飲食等等。此外,明年「健康日記」APP將會上架,內建失智症篩檢量表及疾病介紹,還有體重控管、運動記錄等「預防失智」的健康管理功能,讓青壯族群可以提早預防失智發生。

 

文章來源:http://healthmedia.nownews.com/contents.aspx?cid=2,24&id=18501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成癮專家張立人2日指出,遊戲成癮將帶來同儕疏離、家庭功能不彰、易感無聊及神經質等問題。〈photo by Wikipedia〉
網路成癮專家張立人2日指出,遊戲成癮將帶來同儕疏離、家庭功能不彰、易感無聊及神經質等問題。〈photo by Wikipedia〉

網路成癮隱憂多,恐造成缺乏自尊及焦慮等問題。網路成癮專家張立人2日在兒童健康論壇指出,由於3C產品、網路普及,且父母較無時間教養的情況下,常讓孩童過度進行網路遊戲,致使成癮的後果,並帶來同儕疏離、家庭功能不彰及神經質,甚至形成「自戀世代」的問題。

【沉迷網路比例高】 
精神科醫師張立人以4歲男童臨床案例,說明孩童網路成癮的嚴重性。該名男童3歲前以較溺愛方式教養,致使難以馴化、常哭鬧,雙薪家庭的爸媽便以智慧型手機做「保母」,讓他停止哭鬧。但男童父母後來發現,他只有在玩手機時能夠專心,後來每天都得滑上8小時的3C產品,手上沒有手機就會躁動不安、無法專心做任何事情,甚至導致失眠。

據教育部調查統計,全台家中可上網的學生比例高達93.6%,而家中擁有無線網路的比例也高達80%以上。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柯慧貞也在2014年統計,我國近2成的兒少,屬於「需專業人員關注及介入」的沉迷網路高風險族群,其中更有12.1%的國小學童、19%的國中生及15.9%的高中生沉迷於線上遊戲的虛擬世界中。

【網路成癮性情變】 
「網路成癮在精神疾病中,同屬『行為成癮』。」兒科醫學會指出,自古以來的「賭博上癮」便是最好的例子,賭博上癮將產生易怒、衝動等情形。彰師大心理輔導與諮商所教授王智弘曾分析,網路成癮將有8個嚴重後果,如缺乏自尊、同儕疏離、家庭功能不彰、課業挫折、易感無聊、神經質、憂鬱及焦慮等問題。

但網路遊戲成癮帶來最嚴重的問題,是「自戀世代」的形成。張立人解釋,現在孩童在教養過程中,父母常只強調其優秀、鶴立雞群程度,但卻鮮少提醒缺點,容易使孩子信心過度膨脹。在網路世界容易小有成就情形下,年輕人就容易「自我感覺超級良好」,並以網路世界紓解壓力、獲得慰藉來逃避避他人眼光,使得與現實更加脫節。

對於網路成癮的治療,張立人建議,父母不應以「斷網」等類似的強制行為應對,除了協助成癮者進行專業的心理治療外,親人也應以較緩和的方式,如陪同從事現實休閒娛樂,來取代虛擬遊戲以排解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402-JAK5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照辦公桌上物品的種類,可看出一個人到底想表達什麼。(photo by Channy Yu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依照辦公桌上物品的種類,可看出一個人到底想表達什麼。(photo by Channy Yu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會把枕頭牙刷帶去公司的人比較熱愛工作。日本網站最近做了一項訪問與分析,是針對為何上班族會常會在辦公室擺放私人物品,從照片、公仔到枕頭、牙刷,琳瑯滿目,但有些人卻是完全不會這麼做。分析結果認為,會擺照片、公仔的人是愛現,而會擺枕頭、牙刷在公司的人,是很熱愛工作;而桌面乾淨者則是注重隱私。

時常為老百姓解答日常小煩惱的日本網站《教えて!goo》隨機街頭訪問民眾對於把私人物品帶來辦公室此行為的觀感。得到「到底是來公司做什麼的」、「他根本無心於工作吧!」、「只要東西有放整齊就好了,沒有關係吧!」、「這樣應該能提高工作效率」等答案,正反兩方不同的觀感都有。

依照擺放物品的種類,可看出這個人到底想表達什麼。「會把私人物品帶來公司的人,是自我感覺良好,也不會害羞的類型」,慶應義塾大學社會學博士也是心理學家的内藤誼人認為,會這樣做的人是一種愛現,想要別人注意他。例如會把家人的合照擺在桌上的人是「熱愛自己家庭的人」,放上甜蜜恩愛照的就是一種放閃光心態;而放上跟自己興趣有關的物品,例如攝影作品、公仔等,則有向人介紹自己興趣的用意。

另外,有些人「程度」較嚴重,是會把枕頭、棉被、牙刷都放在公司,這樣的人其實算是很愛惜自己、會照顧自己需要的人,很意外的是,内藤認為這樣的人其實很重視這份工作。相反地,不會將私人物品帶來職場的人,是將工作與隱私分得很清楚的人。

內藤表示,把私人物品帶來職場不一定不好,而就企業管理,藉由觀察員工桌面擺設倒是一種能了解員工的好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305-ZYZv

地球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